
台灣近兩個月的疫情三級管制,讓個人有個些省思這波疫情對社會的影響:一、感謝台灣所有人個人身分證A開頭,居住新北市,自出生來即享有台灣最好交通、教育、醫療、治安..天龍環境,這次疫情因雙北沒守好蔓延出去,在「北患南送」危急時中南醫院接受雙北確診者,心中一直感激中南部鄉親攜手承擔的幫忙以及體諒。疫情讓雙北停滯,都市的資源集中的缺點顯漏出來,天龍區住民應該認清沒有台灣其他縣市的支援協力,天龍區是什麼都不是!天龍住民後續應該要支持所以中南部的交通、醫療、教育建設(來自外縣市雙北住民更是應該體認到)。記得疫情的喊著「同島一命」,疫情後應該就是支持減低城鄉差距的建設。以前北部政客常說使用者付費,想起來是只佔住資源者的巧語!病毒來了使用者都跑去哪裡?簡言之,在台灣建設就是全民所享受的。這次疫情感謝中南部公民共同承擔這次疫情,雙北才沒有封城、沒有垮了!感謝醫護與防疫人員著酷熱著隔離衣為防疫付出。感謝疫情管制中仍堅守工作上各行各業,維持台灣經濟活力。感謝老天及水利相關增雨人員,五月梅雨下的正是時候。: 二、網路的應用的多元化(在經濟上教育上)停課、停班對生活產生許多不便,但遠端辦公、遠端上課卻是在這段時間不得不地確實的執行資訊化經歷。台灣有全世界最普及的的無線網路的資訊環境,但以往民眾大都利用這便利的頻寬來追劇、打手游與電動等的在娛樂方面的應用。這段期間使網路真正讓學生、上班族親身體驗網路在教育、通訊、資訊上運用使網路發揮有產值的效益,或許反是能養成台灣民眾對網路真正功能有所體驗,後續更有效地運用這網路工具的好習慣與能力。另一方面公司遠端分流上班,也必須人力評價從按時出勤而轉向成效貢獻評定,分流也讓同事間職務代理制正規化、同事間在無法面對接觸但仍相互協力考驗彼此間體諒與革命感情養成。遠端辦公讓同事間距離拉大,但工作關係反而更加拉近,經歷過辛苦一段將成為群力相助的團隊。一事總是兩面,新事物接觸總需耗心力,變革期間總是難過、覺得不方便。萬事起頭難,有個起頭經歷,將來面對困境就可得心應手,否盡泰來。這經歷過疫情停課、停班的一代,普遍的遠端學習、居家上班,有可能是讓台灣經濟走上「真正」走到資訊化的新時代。三、婚喪傳統儀式已在改變很多事物在時代演進已在改變,只是疫情管制中更加顯張,傳統的婚喪繁複儀式在疫情管制中婚禮不宴客、喪禮不公祭,事實上早有這趨向,這趨向也逐步可能成為慣例。在疫情之前,個人就覺得婚宴觀念已在改變,加上法律上結婚改登記制,宴客已非必要條件了。年輕一代婚宴這十幾年來接觸到很多對新人,是待生小孩滿月一齊宴客,婚宴主辦方、參加者已無傳統包禮金那種標會、回禮的概念,大都以參加一場sp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