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職場轉換跑道,買顆隨身碟儲存職場的資料,差點就因隨身碟掉到地板完全無法讀取遺失資料的經驗,慘痛經驗讓我迄今難忘。隨身碟攜帶方便,但不耐摔,也好容易摔到、中毒,而失去資料!不是完善資料備份的方式。評估個人的使用習慣,隨身攜帶大容量隨身碟並不多,因此利用振興卷買了一顆硬碟與USB外接抽取盒,利用新春期間來備份這兩三年的資料。新購硬碟比現在PC的資料夾容量2倍大(機械)硬碟,直接取代現有PC硬碟,讓儲存容量擴大,要存甚麼就放心的存。舊硬碟轉成PC備份硬碟,將來(機會不多)有需要就用USB外接抽取盒讀取抓取。舊硬碟資料完全複製到新硬碟,開始著手做一個重新整理。事實上資料多到,根本懶得去檢查重複資料與清理,明確的說是做一資料夾重新規劃吧!將個人蒐集以及學習歷史的筆記、資訊資料,分門別類歸屬多個知識庫(KM)資料夾。目前常用、參考,就歸屬幾個Work開頭資料夾,這些Work開頭資料夾是會定期備份在隨身碟的資料夾。照片、影片之前因COPY自手機,之前忘記刪除,這次也做個清理(因為舊硬碟有備份就可大膽的刪)。Unity、Android...